曾国藩仿效镇筸练勇创建湘军(下)
“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是晚清社会一句流行语,所谓“无湘不成军”,指的是曾国藩创建的湘军。1852年夏,太平军离开广西向两湖挺进。曾国藩看透了八旗、绿营的腐朽本质,知道它们难当重任,所以自办团练,带出了自己的队伍,为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从而改写了晚清政治、军事版图。
所谓“无筸不成湘”之筸,指的是凤凰的筸军。凤凰自明嘉靖年间镇筸参将移驻始,便成为西南军事重镇,唐浩明《曾国藩》云,自明代起镇筸兵便以凶悍著称于世。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凤凰共有五个层次的军队。一是绿营,称镇标,额兵三千。二是镇筸练勇,称道标,额兵一千。三是屯丁,六到八千人。四是苗兵,五千人。五是私人自办武装,如田兴恕的虎威营,罗建章的龙勇,杨国正兄弟的彪勇,吴自烈、吴自发的吉信乡勇,属临时招募性质,今统称筸军。“无筸不成湘”一句,表明凤凰的筸军对曾国藩湘军的成功有很大关系。那么这是否可以理解筸军加盟湘军,成为湘军一支劲旅,或者配合湘军作战,对湘军的成功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湘军可以分为三支:江刘系(以江忠源、刘长佑为首)、曾胡系(以曾国藩、胡林翼为首)、王左系(以王錱、左宗棠为首)。在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还有一批为湘籍以外督抚驱遣的湘籍将领。这些人物作为湘军的重要将领,也可以合并成一个派系。如果把他们算上,湘军共有四支:江刘系、曾胡系、王左系、湘外系。这些系列中没有筸军。按照《湘军兵志》的记载湘军将领可考有179人,著名将领主要有彭玉麟、杨岳斌、胡林翼、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李元度、江忠义、刘坤一、刘长佑、李续宜、刘蓉、蒋益沣、刘岳昭、刘锦棠,等等,没有这一时期筸军代表性人物田兴恕、张文德、刘士奇、沈宏富。至于湘军水师前营提督、后官至陕甘总督的杨岳斌是乾州人,是从湖南提标起步从军;另一位陕甘总督杨占鳌古丈人,也是从湖南提标从军,与筸军没有关系。湘军悍将鲍超四川人,署绥靖镇总兵,实际未到任。
同治帝钦赐筸军名将滕加洪“纶音封典圣旨碑”。该碑现藏于凤凰古城雷雨田博物馆。梁斌 摄
关于湘军的规模,世人说法不一。有人统计1864年前后湘军有12万人,有人统计攻陷天京以后湘军有30万人,有人说在被裁撤以前有50万人。称湘军有12万人用的是小口径,指的是曾系湘军(或称嫡系湘军);称湘军有30万人用的是中口径,指的是曾胡系、江刘系、王左系三支湘军队伍;称湘军有50万人则用的是大口径,涵盖了江刘系、曾胡系、王左系、外帅系这四个组成部分。
筸军加盟或配合湘军作战的情况确实存在。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太平军围困江西省城南昌,一部溯江而上陷安庆。江忠源自湖北率所部入南昌助守,向湖南请求救援。湖南巡抚骆秉章与湘军主帅曾国藩以楚勇最有名,檄宝庆(今邵阳)知府魁联募两千人,益以湘勇千人,镇筸、辰沅兵六百人,分属夏廷樾、朱孙诒部,由罗泽南统一指挥,协同四川、贵州、云南和九江清军向太平军营垒发动进攻。镇筸、辰沅兵,即镇筸绿营兵与练勇。夏廷樾、朱孙诒与罗泽南为湘军主要将领。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十余万围攻浙江省会杭州。时湘军霆字营鲍超守宁国,距杭州最近。咸丰帝著即饬该总兵统率所部,由于潜、昌化取道,星夜驰赴杭城,力解城围。湖南镇筸官兵,素称骁勇,著官文、毛鸿宾斟酌情形,调派一千名,即交千总马朝龙管带赴浙,交陕西陕安镇总兵官秦如虎统领。镇筸兵所在的秦如虎部配合湘军霆字营鲍超奋力攻打围攻杭州的太平军。严格地说,这一千人不属于湘军,杭州保卫战是整个对太平天国战争中一次很小的战争。筸军六百人加盟湘军,对湘军无足轻重。
曾国藩咸丰、同治年间的奏稿涉及筸军配合湘军参加太平天国战争的只有两次,是关于时镇筸都司滕加洪、游击田兴恕在江西的战争。
其实咸丰、同治年间筸军的主力不在东南,而在西南,重点是贵州,避免了湘军两线作战,为湘军最终取得对太平天国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受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咸丰、同治年间的贵州局势一片混乱,主要由以下三种势力造成的:
一是石达开本部及其偏师入黔。1860年,石达开所部曾广依偏师入黔,连克兴义、贞丰、永宁(今关岭)、归化(今紫云)、广顺等城。1862年1月,与石达开会师入川。1862年5月、8月与1863年3月,石达开为了入川,三次过境贵州。
李文彩,又名李七,1859年加入石达开部,次年随石部远征贵州,太平天国灭亡后还在贵州坚持斗争八年。
1862年冬,李福猷率兵3万从云南昭通分途向贵州大定、毕节出发,打算从贵州边境绕入四川境和石达开会师。1863年4月,石达开在大渡河边覆亡,李福猷只好改变方针,从四川经过贵州,再转入湖南,在吉首寨阳遭乾州周洪印伏击惨败。
二是号军此起彼伏。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白莲教举行反清,他们以不同颜色头巾裹头,号褂与旗帜也不同,分别称为红号、黄号、白号、清号,统称为号军。他们将灯花进行处理,使之不断膨胀、不停旋转,对民众产生迷惑,故又称灯花教。1855年11月,铜仁府举人徐廷杰、梅济鼎聚众起事,突入铜仁府城,刘世美和田宗达、吴灿奎等也分别于江口和印江响应,是为红号。不久,起事失败,田瑞龙、包茅仙等继起,坚持斗争。1858年1月,白莲教教主刘义顺和油匠何冠一等在思南府城北面的鹦鹉溪率众起义,称为白号。3月,杨和风、贺济泮、胡胜海在安化(今思南)、婺川(今务川)一带分别起事,称为黄号。咸丰五年(1855年),斋教领袖罗光明在贵州都匀起事,斋军与黄号军潘明杰部关系密切,经常联合作战,活动地区主要在都匀和麻哈(今麻江),实际成为黄号军的组成部分,1868年(同治七年),被清军击败。
三是张秀眉苗民起事。咸丰五年三月十五日(1855年4月30日),张秀眉和包大度、李鸿基等人在台拱首举义旗,黄平、清平等地苗民起而响应,起义很快扩展到整个黔东南苗民聚居地区。起义军股数众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张秀眉主动与各地起义军联合,积极进攻,很快就占领了台拱、黄平、清平、丹江(今雷山北)等地。
清贵州提督田兴恕故居。梁斌 摄
这三股势力时分时合,波及贵州大部分地区,自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近二十年,还向周边地区渗透,严重影响西南社会稳定。清咸丰五年10月,铜仁徐廷杰红号军先后攻占松桃、思南、岑巩、石阡、印江、玉屏、镇远、三穗等府厅县城,在松桃,与孟溪包茅仙会合,攻打湖南晃县、凤凰、吉首、花垣与重庆秀山等地。同治五年(1866年)夏,张秀眉所部包大度、九大别由镇远进至铜仁,12月初撤离铜仁,转向凤凰。1867年1月,又由凤凰沙罗寨回到铜仁,在离府城二十里的马脚岩击溃筸军罗建章部,毙周洪印胞兄、参将周洪福。时清廷正全力以赴在东南展开对太平天国的战争,无暇西顾,以镇筸为西南军事重镇,且与贵州接壤,责成镇筸方面全力组织征剿。于是筸军大规模对贵州发动攻势,为收拾贵州乱局立下汗马功劳,产生了“四个湖南人救了贵州一省人”的佳话。四个湖南人中除云贵总督劳崇光为长沙人外,田兴恕、张文德、沈宏富都是凤凰人。
咸丰六年江西之战后,因贵州乱局,田兴恕防守贵州黎平,进克古州(今榕江)、永从(今黎平永从镇),署古州镇总兵,从此脱离曾国藩湘军另树一帜。咸丰九年(1859年),石达开率十几万太平军精锐离开天京(今南京)至湖南,围困宝庆(今邵阳),田兴恕率四千五百人赴援,扼守九巩(公)桥,与湘军李续宜部内外夹击,大败石达开。战后驻防靖州,署贵州提督,督办贵州军务,所部达二万之众。十年,取道铜仁,攻取印江,分兵横扫思南、石阡,进克猫猫山号军巢穴。石达开由广西入贵州,时田兴恕已实授提督、诏授钦差大臣,驻省城贵阳,督军赴定番(今惠水县)迎击石达开,石达开弃城而走。十一年田兴恕兼署贵州巡抚,分兵痛剿贵州境内各路反叛势力,捷报频传,如招抚苗民起事首领唐天佑、贾福保、陈大六、柳天成等,收复归化(今紫云县)、荔波、定番、广顺、独山诸城,疏通驿路,军威渐振。
沈宏富,凤凰人,著名作家沈从文的祖父。沈于咸丰三年(1853年)从军,时年十六岁,转战江南数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咸丰八年,率部攻克崇仁、乐安、宜黄、南丰,屡建战功,擢升副将,加云南昭通镇总兵。咸丰十年,沈以副将随田兴恕入黔,参加了田兴恕指挥的一系列战争,是田兴恕手下得力干将,升任总兵。同治六年(1867年)改隶李鸿章淮军,参加镇压捻军的战争。
张文德,凤凰人,咸丰初于镇筸营从军,早年于东南开展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因战功卓著,授贵州镇远镇总兵,赐号翼勇巴图鲁。同治六年,署贵州提督。同治七年,克开州,破鼎照山号军营垒,克龙里、贵定,斩黔东南号军首领潘名杰。进攻平越,擒金大五,连克麻哈、都匀,赐黄马褂,晋号达桑阿巴图鲁。同治八年(1869年)6月,与柳天成、金干干、李文彩在羊安激战,被歼万人,张文德负重伤。同治十年,授威宁镇总兵,督军剿古州,由九甲、五台山、扁担山及古州、丹江分路雕剿,年余,反叛首领先后伏诛。至同治十三年,贵州全境反叛势力基本肃清,朝廷予张文德云骑尉世职。光绪元年,加头品顶带,擢贵州提督。
有人统计,凤凰自1840年至1875年产生的提督29名、总兵61名,基本上都在贵州建功立业。吴自烈,凤凰吉信举人,贵州张秀眉苗民武装起事爆发的时候,他自发组织2800名家乡苗民赴镇远作战,后因身体原因,将所部托付给族弟吴自发。吴自发身经百战,升任贵东兵备道,返回家乡时,将无人认领的阵亡将士抚恤银两捐建了三潭书院,书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61年,曾广依西进安顺,于大水桥大败田兴恕爱将杨岩宝。杨梦岩,湖南凤凰人,田兴恕的重要幕僚。咸丰六年(1856年),时任游击的田兴恕率虎威军随湘军萧启江驰援江西,所向披靡,接连取得万载、袁州(今宜春)、临江、南丰等大捷,升副将、总兵,与杨梦岩鼎力相助有很大关系,杨梦岩也由县丞擢同知。田兴恕转战贵州,将营务交给他打理。时思南、石阡一带的杨龙台发动叛乱,杨梦岩与田兴奇、沈宏富等使用火攻将其剿灭,战后保举为道员。思南瓮溪镇老店子村荆竹园为刘义顺红号军大本营,刘以此为根据地攻打铜仁、思南、印江、德江、江口、凤冈、湄潭、绥阳等地,杨梦岩守思南。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石阡号军来攻思南城,杨梦岩与副将吴通才互为犄角,力战。浮桥口,石阡地名,出老酒。二月,杨梦岩率部至此,红号军分道来攻,吴通才战死,杨梦岩孤军奋战,将号军赶走。无奈号军越战越多、越战越勇,三月六日,将杨梦岩大营攻陷。杨梦岩奋臂疾呼,孤身一人持矛冲入敌阵,刺杀数人,自己身中十九枪,力竭而死。朝廷按省布政使规格对他进行抚恤,为他在思南及原籍建专祠进行纪念。毫无疑问,筸军在贵州的行动,免除了曾国藩后顾之忧,湘军得以在东南战场放开手脚,奋力一搏,为湘军最终平定太平天国创造了条件。我认为这就是“无湘不成军,无筸不成湘”的由来。
1866年初,太平天国运动平息,清王朝才喘过气来,调集湘、黔、川、滇、桂等省大量清军,向贵州各路反叛势力大举进攻。行动得到了筸军的大力配合,著名的如周洪印,同治四年至十一年,他以率军两万,与湖南巡抚李瀚章(李鸿章之兄)、浙江布政使李元度、贵州藩司兆琛、臬司席宝田、四川总督骆秉章、巡抚崇实组成四省联军,入贵州征剿清江、台拱、黎平张秀眉苗民武装,古州斋军,思南、石阡白号军、李文彩太平军。湖南巡抚李瀚章对他的评价是对贵州战事“最为谙习,自黔事起,领 军二十年”。
注: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曾湘军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